师范类专业认证应知应会(三)
日期:2024-05-30 20:23:19  发布人:学前教育学院  浏览量:0

师范类专业认证应知应会(三)

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你知道多少?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认证的核心是保证师范生毕业时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标准要求,目的是推动师范类专业注重内涵建设,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改革培养体制机制,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内容吧!

 一.在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对承担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项系统性、根本性的师范人才培养改革工程。对于担任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来说,新的要求主要有:

(1)参与和熟悉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熟知专业毕业要求。

(2)基于毕业要求,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结构,掌握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3)根据毕业要求设定自己所承担课程的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4)根据设定的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

(5)根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立针对课程目标的课程考核方式。

(6)在教学实施中,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指向课程目标的达成。

(7)有具体可行的、基于课程评价的课程持续改进方案并实施。

二.什么是“反向设计、正向施工”?

反向设计是指社会需求产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产出毕业要求、毕业要求产出课程体系(对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设计培养目标、对接教育教学岗位需求设计毕业要求、对接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正向施工是指课程教学与考核要能够支撑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要能够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要能够支撑培养目标。

三.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主线”和“底线”是什么?

专业认证的“主线”是指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之间“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互动关系,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逻辑培养师范生。专业认证的“底线”是指建立完善三个机制:课程教学、教育实践和学习成果的质量监控机制,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基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改进机制。

四.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强调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其所培养的师范毕业生能够持续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成为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评判指标之一。因此,认证标准在“质量保障”指标项中,专门设有“外部评价”二级指标,要求专业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基础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它是师范类专业收集信息,对“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定期评价的必要渠道,也是在“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方面开展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基础。

五.什么是“四个养成体系”?

践行师德养成体系、学会教学养成体系、学会育人养成体系、学会发展养成体系。

六.我校的校训、办学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是什么?

我校校训:阅微知远 立凡行真

办学类型:地方性、综合性、应用型高职院校。

办学层次:以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为主体,以成人继续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为两翼,构建全日制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公民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国际合作交流五位一体的办学格局。

服务面向:立足张家口,面向河北省,辐射京津冀。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品德正、举止雅、技能精、干事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发展目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服务能力得到社会高度认可,整体实力及主要办学指标跻身河北省学前教育专科办学第一方阵。

学科专业:下设学前教育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航空铁道学院、新能源学院、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6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2个教学部,形成包含高等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结构。

七.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目标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的教育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张家口,面向河北,辐射京津,培养师德高尚、才艺兼备、爱幼乐教、具有扎实的保教知识和较强保教能力,善于反思与合作,具备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能胜任幼儿园及其他学前教育机构保教工作的应用型骨干幼儿教师。

目标内涵:本专业对所培养的学生5年左右的预期目标是:

目标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努力践行“四有”好老师,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与引路人。

目标2:专业知识与保教能力

具有较好的科学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的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遵循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具备观察、分析与评价幼儿行为的能力,创设适宜的环境,设计、组织与实施幼儿园一日生活、游戏活动与教育活动,能够熟练运用艺术元素及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保教工作。

目标3:班级管理与综合育人

具有“幼儿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能够因地制宜创设和利

用环境,建立良好班级秩序,有效进行班级管理,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能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育人策略,综合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等各种资源,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目标4:专业发展与反思能力

具有主动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善于反思,具有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能与幼儿、家长、同事和社区等进行有效沟通,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深入钻研幼儿园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并结合实际问题开展园本教研,逐渐成为助推幼儿园发展的骨干力量。

八.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要求是什么?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通识知识、幼儿发展、保育教育知识,具备环境创设、一日活动、游戏、教学活动组织、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基本能力与早期教育指导能力。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1.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

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

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1.1 理想信念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在教书育人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职业理想,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1.2 立德树人

理解立德树人内涵,形成立德树人的理念,掌握立德树人途径与

方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依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教学。

1.3 师德准则

具有依法执教意识,遵守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

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实践中履行应尽义务;遵守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育实践中遵守《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2)教育情怀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认同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

性和独特价值,具有积极投身幼教一线的意愿。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关爱幼儿,富有童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立志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2.1 职业认同

具有家国情怀,乐于从教,热爱学前教育事业,认同幼儿园教师

工作的专业性、意义与价值,具有主动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意愿,富有童心、爱心、耐心、细心与责任心。

2.2 关爱幼儿

尊重幼儿人格,保护幼儿生命安全,重视幼儿身心健康。能阐释

科学儿童观的核心内涵,教育实践中能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主动观察、识别和合理回应幼儿需求,提供适宜的教育。

2.3 自身修养

能够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身体健康,

人格健全,吃苦耐劳,踏实勤奋。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符合教师礼仪要求和教育教学场景要求。

2.学会教学

(3)保教知识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信息技术、艺术审美素养,理

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了解幼儿发展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等相关知识,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形成科学系统的整合知识观。

3.1 通识性知识

了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中的基础性通识知识,具有相

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习得听、说、读、写、弹、唱、跳、画、演等基础技能,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教育现代化评估能力,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2 幼儿发展知识

能正确表述有关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

定;能阐明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适宜的对策;了解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

3.3 幼儿保教知识

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了解幼

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学科基本知识,习得促进幼儿在五大领域整体性综合指导方法与策略;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的知识与方法;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和救助的基本方法;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幼小衔接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

(4)保教能力

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基本要求。具有观察幼儿、与幼儿谈话并进行记录和分析的能力。能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运用幼儿保教知识科学规划一日生活、科学创设环境、合理组织活动;能运用保教知识对幼儿园活动进行评价。

4.1 保育能力

能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各环节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有效

保护幼儿,做好疾病预防与护理,及时正确处理幼儿常见事故。能够与保育员协同开展班级常规保育和安全卫生工作,将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4.2 教育能力

能基于幼儿发展需要,制定阶段性教育活动计划,设计、组织符

合不同年龄幼儿学习特点的教育活动方案。掌握五大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综合运用,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自主游戏。

4.3 评价能力

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了解和评价幼儿。基于幼儿身心特点,利用技术工具分析幼儿学习过程、收集幼儿学习反馈;能够运用评价结果,分析、改进教育活动开展,促进幼儿发展。

3.学会育人

(5)班级管理

掌握幼儿园班级特点及常规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能根据不同年龄

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合理规划利用时间与空间,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能以身示范,建立良好师幼关系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5.1 环境创设

能合理规划幼儿园班级一日活动时间和各类空间,利用各种材料

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物质环境。树立为人师表、榜样示范意识,构建尊重平等的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和谐友爱的同伴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精神环境。

5.2 组织管理

能阐述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与要点,根据幼儿园不同年段班级的特点,选择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方法,建立良好的班级一日生活、学习、游戏常规,形成有序班集体。

(6)综合育人

了解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培育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理解环境、园所文化和一日生活的育人价值,利用多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综合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各种资源全面协同育人。

6.1 环境育人

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特点与社会性发展规律,理解环境对幼儿发展

的价值和特点,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与方法,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

6.2 随机育人

理解随机教育的价值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将教育灵

活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6.3 家园共育

了解家长工作特点和方法,能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积极与社区进行良性互动,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4.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状

态,能根据时代和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规划;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诊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7.1 专业发展

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状态,初步形成终身学习和持续发

展理念,适应时代和学前教育发展需求,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规划。

7.2 反思改进

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能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自我诊断,提出改进思路。

7.3 学会研究

初步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研究幼儿教育实践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具有总结和提升实践经验的能力。

(8)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课堂学习和教育实践中积极参加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具备基本的沟通交流知识和技能。

8.1 沟通技能

具有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掌握人际沟通、社会交往的技能与方法,灵活运用多种社交媒介,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与教师、同学、同事、同行、家长、专家等较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8.2 共同学习

认同学习共同体的作用,理解团队协作对促进自我发展的价值,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策略,了解学前教育的团队协作类型和方法,在项目活动、教育实践中与同伴协作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

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1.1理想信念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在教书育人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职业理想,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1.2立德树人

理解立德树人内涵,形成立德树人的理念,掌握立德树人途径与方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依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教学。

1.3师德准则

具有依法执教意识,遵守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实践中履行应尽义务;遵守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育实践中遵守《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2.教育情怀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认同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价值,具有积极投身幼教一线的意愿。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关爱幼儿,富有童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立志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2.1职业认同

具有家国情怀,乐于从教,热爱学前教育事业,认同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意义与价值,具有主动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意愿,富有童心、爱心、耐心、细心与责任心。

2.2关爱幼儿

尊重幼儿人格,保护幼儿生命安全,重视幼儿身心健康。能阐释科学儿童观的核心内涵,教育实践中能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主动观察、识别和合理回应幼儿需求,提供适宜的教育。

2.3 自身修养

能够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吃苦耐劳,踏实勤奋。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符合教师礼仪要求和教育教学场景要求。

学会教学

3.保教知识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信息技术、艺术审美素养,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了解幼儿发展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等相关知识,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形成科学系统的整合知识观。

3.1 通识性知识

了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中的基础性通识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习得听、说、读、写、弹、唱、跳、画、演等基础技能,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教育现代化评估能力,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2 幼儿发展知识

能正确表述有关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能阐明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适宜的对策;了解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

3.3 幼儿保教知识

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了解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学科基本知识,习得促进幼儿在五大领域整体性综合指导方法与策略;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的知识与方法;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和救助的基本方法;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幼小衔接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

4.保教能力

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基本要求。具有观察幼儿、与幼儿谈话并进行记录和分析的能力。能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运用幼儿保教知识科学规划一日生活、科学创设环境、合理组织活动;能运用保教知识对幼儿园活动进行评价。

4.1 保育能力

能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各环节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有效保护幼儿,做好疾病预防与护理,及时正确处理幼儿常见事故。能够与保育员协同开展班级常规保育和安全卫生工作,将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4.2 教育能力

能基于幼儿发展需要,制定阶段性教育活动计划,设计、组织符合不同年龄幼儿学习特点的教育活动方案。掌握五大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综合运用,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自主游戏。

4.3 评价能力

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了解和评价幼儿。基于幼儿身心特点,利用技术工具分析幼儿学习过程、收集幼儿学习反馈;能够运用评价结果,分析、改进教育活动开展,促进幼儿发展。

 

学会育人

5.班级管理

掌握幼儿园班级特点及常规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能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合理规划利用时间与空间,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能以身示范,建立良好师幼关系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5.1 环境创设

能合理规划幼儿园班级一日活动时间和各类空间,利用各种材料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物质环境。树立为人师表、榜样示范意识,构建尊重平等的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和谐友爱的同伴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精神环境。

5.2 组织管理

能阐述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与要点,根据幼儿园不同年段班级的特点,选择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方法,建立良好的班级一日生活、学习、游戏常规,形成有序班集体。

6.综合育人

了解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培育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理解环境、园所文化和一日生活的育人价值,利用多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综合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各种资源全面协同育人。

 

6.1 环境育人

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特点与社会性发展规律,理解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和特点,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与方法,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

6.2 随机育人

理解随机教育的价值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6.3 家园共育

了解家长工作特点和方法,能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积极与社区进行良性互动,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状态,能根据时代和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规划;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诊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7.1 专业发展

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状态,初步形成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理念,适应时代和学前教育发展需求,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规划。

7.2 反思改进

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能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自我诊断,提出改进思路。

7.3 学会研究

初步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研究幼儿教育实践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具有总结和提升实践经验的能力。

8.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课堂学习和教育实践中积极参加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具备基本的沟通交流知识和技能。

8.1 沟通技能

具有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掌握人际沟通、社会交往的技能与方法,灵活运用多种社交媒介,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与教师、同学、同事、同行、家长、专家等较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8.2 共同学习

认同学习共同体的作用,理解团队协作对促进自我发展的价值,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策略,了解学前教育的团队协作类型和方法,在项目活动、教育实践中与同伴协作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九、我校以何种方式让学生、教师、社会知道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宣传对象

主要方式

说明

学生

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统一接受专业培养目标的介绍

专题报告

邀请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给学生定期做专题报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教师授课

每个教师在开课之初,都进行专业培养目标的介绍

教师与管理人员

专题研讨会

教师围绕培养目标开展专题研讨

教研活动

以专业群为单位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开展教学交流会加强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培养目标

课程大纲制定

教师全程参与制定课程大纲

新教师岗前培训

在岗前培训活动中促使新教师了解所在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

通过问卷调查、培养方案研讨会,论证会等途径,让用人单位、社会参与到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从而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

招生宣传

在招生宣传的各个环节进行培养目标的宣传

 十、为满足师范生全面成长需求,学校提供了哪些指导服务?

学校以加强“德”之教导、提升“做”之能力、促进“学”之时效、引导“师”之方向四方面入手,培养师范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在践行师德中,加强“德”之教导

(1)围绕师范专业需求开展学生修身计划:制定《大学生个人成长手册》,结合师范专业的职业需要,制定修身育人的项目,包括“自我形象管理”“日常行为管理”“身体健康管理”等项目内容。

(2)构建常态化师范生师德培养体系:搭建“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设置五育并举+基于专业人培方案的运行模块,全面记录与评价学生在党团培训、青马工程、社团活动、班级学习、支教下乡等进行师德学习的情况。

(3)组织社会化资源树立师德榜样:聘请全国优秀退休干部赵柱国担任校外辅导员,通过老一辈优秀教师党员的党课教学与经验分享,增强学生的教育情感;结合职教周,开展“职教学子说”“优秀毕业生讲座”等活动,树立优秀朋辈榜样。

2.在学会教学中,提升“做”之能力

(1)发挥社会实践课堂主战场作用:依托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搭建学前团总支与大北街街道办事处社会实践基地,常态化选派团支部到社区、农村、福利院开展社会服务;依托“小橘灯”助残服务,对接宣化区特教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助残服务,在专业志愿服务中提升教学能力。

(2)发挥社团课堂辅教学作用以学生社团为阵地,完善“一系一品一人一艺”人才培养工程,达到以艺养德、德艺双修的目的

3.在学会育人中,促进“学”之时效

(1)建立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适时为师范生提供思想政治指导、生活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生命安全教育等,满足师范生成长需求。

(2)营造师范生育人成长氛围:建立成果展栏、学前校园广播、线上优秀职教学子专栏等,将师范育人的元素物化入校园物质环境,营造浓厚的育人环境。

4.在学会发展中,引导“师”之方向

(1)开展“社会调研”育人活动项目:依托“调研河北”等项目,指导学生深入挖掘张家口地区资源,开展社情、民情、教情调研与志愿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与分析的能力。

(2)开展“创新创业”育人活动项目:通过形成品牌优势、指导创业项目升华、入驻大创基地三阶段“创新主题”的提升策略,让学生在亲历实践中反思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养成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编辑:学前新媒体中心

核发:学前教育学院 点击数:0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冀ICP备19031783号-2 冀公网安备 130705020001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16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支持:北京市网源鑫汇科技有限公司